漢魏文魁 第二十二章、生死度外
袁曹在石井崗下列陣將戰,突然崗上出現了袁紹的將旗和金頂傘蓋,似乎引誘曹軍往攻。曹操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若能於陣前擒得袁紹,則大局可定,於是親自率軍前往突陣。
按照曹家原本的計劃,是要小敗一陣,引誘袁軍深入,然後即密調圍城兵馬,將之聚殲在鄴城之下。所以曹操琢磨着,也正好利用袁紹前出誘我的機會,將計就計,假裝上當,要是逮不住袁紹呢,那就趁機小挫一陣。他估計自己要是不動,袁紹一瞧誘敵失敗,可能就此退去,那麼這場仗就近乎於白打,所以不顧個人安危,親登前線。
其實也不是完全不顧個人安危,曹操身旁還跟着「虎痴」許禇呢,他估算雙方的兵力配置,自己想要全身而退,並不為難。
曹操去了,率軍插入袁軍陣列上故意放開的縫隙,直指石井崗。在後方的荀攸、郭嘉就調動韓浩、史渙等部南向,以防堵袁軍可能的側翼攻擊,保障曹操後退之路。所以專心南向,而不必顧忌北線,是因為北邊就是漳河,漳河雖然並不寬闊,想要涉渡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袁軍若敢從北線殺來,本軍臨時轉向應對也來得及。
可是他們想不到的是,這邊兒曹操才剛沖入袁陣,突然從漳河上游順水放下來數十條小舟,舟上袁軍都執弓在手,一輪漫射,當即驅散了列陣河畔的曹軍。隨即不少袁兵縱躍上岸,其中數人在草叢裏一通扒拉,竟然揪出四條預先埋設好的鐵鏈來。這四條鐵鏈都直通漳河北岸,原本兩端埋在土中,主體沉於水下。這一揪將出來,即在河畔大樹上綁定,隨即那數十條小舟排成縱列,舟艏、舟艉亦有鐵鏈,即搭扣於長鏈之上。瞬忽之間,已成一道浮橋!
是勛見狀大驚——這不是後世的工兵啊,而只是這年月普通的無知識、無文化、無技術、無專業分工的小兵啊,竟然動作如此熟練,眨眼之間就能在漳河上造起一座浮橋來,不用問。事先已經操練過很多遍啦!
原來袁家利用地理之便,早就已經設下了埋伏,袁紹所以敢在石井崗上露面,以身誘敵,預先便有重重計謀,環環聯動。啊呀。這可上了他的大當了!
眼瞧着大隊袁軍突然出現在漳河北岸,大步踏過浮橋,直奔南岸而來。這一來曹家謀士們人人心驚,個個變色——非獨是勛為然——荀攸趕緊下令,調派兵馬往岸邊去封堵。可是這個時候,正面的袁軍也完全不顧曹操直衝石井崗,各自洶湧殺來。曹軍促不及防,陣列瞬間散亂。
矮坡上響起了收兵的鐘聲,催促曹操趕緊後撤。可是根據是勛的觀察,曹操如今已到石井崗下,只要再朝上沖個三五十步,即可殺到袁紹面前,並且以他們現在的位置,是根本瞧不清漳河南岸戰況的。曹操會退嗎?肯退嗎?他會在差一步就要捉到袁紹的前提下,無條件地信任身後的荀攸、郭嘉,及時轉向嗎?
不出是勛所料。曹操繼續往崗上衝去,並沒有後退的跡象。
是勛雙眼緊盯着曹操的將旗,嘴裏卻叫:「速調韓元嗣、史公劉北上禦敵!」旁邊劉曄忙道:「不可,若袁軍再從南線殺來……」是勛瞟了一眼漳河上下,狠狠地一跺馬鐙:「袁軍安得如此多兵?!」
因為他只是略略一瞟。就可以確定了,袁軍匯聚在漳河北岸的兵馬數量極巨,起碼有五六千人,再加上正面的兩萬左右,就已經佔據了袁軍主力的七成啦。理論上,袁紹必須留人守備污城,還應該派遣一支兵馬從南線繞路,直接去救援鄴城,除非這支兵馬跑一半兒就轉身繞回來了,否則他哪兒還有兵再從南線對主戰場發起襲擊啊?
除非……高幹、郭援的并州軍到了……然而并州軍來得少了,於事無補,來得多了,曹家焉有事先不查之理?
所以說,想那麼多幹嘛?——「事急矣,即不調元嗣、公劉北上,亦須命其前往救援主公!」
荀攸略一沉吟,已有定計,下令道:「召二將北來吧。」他沒讓韓浩和史渙去救曹操,因為看目前的形勢,袁軍暫時沒有封堵曹操的意思,而是完全把他排除在戰場之外,主要目的是利用漳河上的奇襲,徹底擊潰曹軍主力。
是勛一直盯着曹操呢,眼瞧着曹操衝上石井崗了,逐漸接近袁紹了,袁軍的抵禦並不頑強,也還沒見伏兵四起。這是怎麼回事兒?袁紹就靠着身旁那十幾名將吏,有把握在曹操殺到面前的瞬間全身而退?他又不會遁地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