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八百零五章:凡事要有由頭
更新:09-08 14:31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軍事小說
在正常的華夏各朝各代中,民間組織武裝確實是與組織造反畫上等號,一旦有誰糾集人手走漏風聲,那隨之而來的必定是官府大軍的圍剿。
問題是呂哲所治理的國度與歷朝歷代都不是那麼相同,說白了那些劫掠證頒發下去之後大部分是被在職的文武官員得了去,只有極少的一小部分是落在了民間手中,且民間獲得劫掠證的不是大氏族就是大豪紳。
歷朝歷代的文武官員,入流和那些不入流的,多多少少是會訓練自己的私人武裝。這種情況很多與是否要造反並沒有任何的關係,是一種到了一定地位的人都會走的「流程」,是為了自保也是必須的看家護院。
大氏族與大豪紳就更沒得說了,氏族本身就是以血緣關係構成的一種家族,該種家族的子弟眾多,自古以來就有屬於自己的家族武裝;豪紳因為有錢有糧,也是最為沒有安全感的人群,怎麼可能不會聘請護衛之類的武裝人員?
事實上在春秋戰國時期,不管是文武官員,或者是氏族和豪紳,他們看個人的財力、人脈有多大,組織起來的武裝力量很多時候甚至是超過了一些諸侯小國的國家軍隊數量。
呂哲建立漢國,在制度上嚴格規定了什麼樣的品階能夠擁有多少部曲,而部曲是軍方才會有的武裝力量,並且除非成為貴族,不然哪怕是在軍中擔任將軍最多也不過是能擁有五十部曲,文官那邊卻是沒有這樣的便利。
有別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新國情令很多人感到不適應,到了一定的身份,或者是擁有了一定的家產,律法卻不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私人武裝,在呂哲沒有頒佈劫掠證這種可以合法擁有組織武裝力量之前,他們是擔驚受怕地悄悄組織,組織也是聘請田傭或是小斯的名義。
呂哲發現無法武裝私人力量給予一些群體強烈的不安全感,文武官員那邊倒是好說,但是氏族和豪紳卻是在不安全感中患得患失的同時又戰戰兢兢,像是都放不開手腳一樣。
社會的發展一般是上層結構穩定才能給予中低層人群帶來動力,一旦上層結構不敢進行投入,中低層人群不會獲得足夠的機會,那麼什麼發展都甭提了。
發現那一現象的呂哲不可能重開不經允許擁有私人武裝的「大門」,但是他也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一大幫本來應該帶動社會發展的人群,這些人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不敢有所作為,那麼在監督形式下的私人武裝,也就是需要獲得劫掠證才能組織的武裝群體,類似於一種僱傭兵的團隊,就此運營而生了。
目前是什麼樣的一個時代?對於呂哲治下的國度來說,呂哲所開創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開擴時代。在這麼一個時代里,國家的軍隊不斷在開疆擴土,軍隊攻滅敵國,軍隊殺戮異族,國家的國土面積和所有資源都在不斷不斷地增加。
國家性質的開疆擴土獲得的是難以想像的巨大利益,但是國家註定不會清掃乾淨所有的邊邊角角或是每一塊疙瘩地方,那麼就形成了國家吃肉,殘渣或是湯湯水水卻是放在一邊沒動的情況。
文武官員與氏族、豪紳尋求劫掠證是為了在這個大開擴時代更多的分一杯羹,話又反說回來,哪怕是沒有劫掠證來合法地組織私人武裝,他們該擁有私人武裝也不會改變,頂多就是暗藏起來罷了。那麼以其使人暗藏,不如擺在明面進行監督和監控,這樣一來很多人不用在擔驚受怕,統治者也能將大部分情況盡收眼底,更加能用律法來約束和控制那些武裝,讓那些武裝去干一些軍隊不能幹的事情,例如有組織性地去殺戮敵國的平民,去劫掠敵國的財富。
事實就是那樣啊,屬於國家的軍隊哪怕是再怎麼暴力,能不沾上平民的鮮血就要避免,軍隊一旦平民的血染得多了,那麼軍隊就將失去自己的榮譽感,成為一支沒有任何原則的暴力機器,最終導致的是失控性越來越大,演變成野獸般的蝗蟲。
軍隊的存在是為了服務於國家的開擴,必要的時刻成為國家守護的力量,蝗蟲擁有的只有破壞,蝗蟲不懂得什麼叫守護,一支不懂得守護的軍隊就不止會成為一柄雙刃劍,最終他們必定成為毀滅自己國家的存在。
呂哲可以像一些人解釋自己的理念,也能去解說那些理念里一些行為的初衷和期盼,不過那是針對國家的核心官員才能說的話。他面對將軍府的那個侍郎能攤明白了說麼?顯然是不能。
「卿忠誠可嘉,日後便來宮中隨身保護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