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資方真正的矛盾是大市場和小市場發展不均衡,大市場越來越富有,越來越有資本讓薪資超越奢侈稅的框架,從而實現市場利潤和總冠軍的通殺,導致了 NBA 的長期不平衡,那球員陣營的矛盾是什麼呢?
答案是明確的。
那就是明星球員與底薪球員的地位不平等。
這是不能說的秘密,因為球員工會自成立以來,它的使命就是為民請命。
因為球員工會在成立之初——即鮑勃·庫西那個年代,NBA 只能算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職業聯賽,職業選手光靠打球的收入養不活一家老小,於是許多明星球員在休賽期都有其他兼職。
因為福利差,他們需要工會,因為資方把控一切,他們需要工會,工會在創建之初就是個球員用於訴苦的平台,之後在奧斯卡·羅伯特森等堪稱 NBA 版本的「最偉大一代」的加入,它才逐漸成為一個打工仔和資本家鬥爭的平台。
於是有了全明星周末前的起義,有了阻止 NBA 和 ABA 合併的反壟斷訴訟案,有了完全自由的球員,在今天,球員們不必再為了得到自由身而在巔峰期一年不打球。
真正改變球員工會性質鬥爭在於 1983 年勞資雙方圍繞工資帽出台的一系列鬥法。
最終,資方得到勝利,工資帽出台了,但部分球員也贏得了勝利——善於鑽營的經紀人們在工資帽出台的時候預留了一個 BUG。
那就是頂薪無上限。
這個讓資方痛不欲生的 BUG 催生了喬丹在 1996 年夏天與公牛簽下一年 3000 萬美元的合同,催生了加內特與森林狼隊的那份臭名昭著的頂薪長約,直接導致了 1998 年夏天的停擺。
從此以後,球員工會的鬥爭性質就變了。
表面上,他們是為了全體球員的利益而戰。
實際上,是明星球員與老闆們之間的利益之爭,因為無論如何,底層球員拿的錢就那幾個子,從來不會被認真考慮。
所以,當德里克·費舍爾想要顧全大局,以 47%的分紅和聯盟達成協議時,他得到了底層球員的擁戴,然後被中上層球員視為敗類。
那些手握明星球員代理權的經紀人們表現得出離憤怒。
這不是一個公平的世界。
底層球員的利益並不是工會的首要利益。
於飛的經紀人阿恩·特萊姆堅決反對費舍爾用犧牲球星利益來彌補小市場球隊經營不善的行為。
「聽着,我們不是奴隸!」特萊姆對《美聯社》記者說,「如果最終達成的協議是 50:50,我沒有意見,從數字上來看,這是公平的。但是,如果協議的分配比例是 47:53,我敢肯定有人對聯盟作出了計劃之外的退讓!我們永遠不會接受這樣的讓步!」
特萊姆的立場得到了其他幾位掌握眾多明星球員的經紀人的支持。
其中,曾經的 NBA 首席經紀人大衛·法爾克的表態最為激烈和徹底。
「在我看來,像弗萊這樣的球員每年拿一億美元也是理所當然的。」法爾克說,「弗萊是這個聯盟在過去幾年繁榮發展的原因,無論他拿多少錢都不過分。但現在卻有人想通過屈辱的妥協來達成新的 CBA 協議?無論這個決定是誰做的,我都為他感到恥辱!」
於是,關於費舍爾被資方收買,與斯特恩私下達成協議為了個人利益出賣球員陣營的集體利益的傳聞開始出現。
導火索來自互聯網。
一位名叫傑森·惠特洛克的福克斯體育專欄作家發表了一篇名叫《德里克·費舍爾是否被斯特恩收買?》的文章。
惠特洛克清晰地指出,勞資雙方的不確定性在於籃球收入的分配上。
球員陣營想要公平的 50:50,而資方在大市場老闆決定全力支持小市場老闆的情況下,堅決要讓球員將分紅收入下降至 47%。
惠特洛克寫道:「事實是,NBA 球員工會主席德里克·費舍爾被總裁大衛·斯特恩收買,並承諾他可以在 47-53 的分成上獲得工會的支持。這一信念導致球員工會執行董事比利·亨特和至少一名工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在昨晚的會議上與費舍爾對峙,並要求他重新評估他的計劃。」
隨後,惠特洛克開始
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永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