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第五百四十三章 科學社
更新:01-23 15:55 作者:三秋空城 分類:科幻小說
住宅倒是無所謂,但大學這種機構發電報打電話蠻多的,每個月的電話費和電報費都不少。
吃完飯後,芮恩施建議大家去聽一下中國戲劇。
貝爾此前在萬國博覽會聽過一次,但當時的臨時舞台比較簡陋,也沒有很好的氛圍,如今到了上海,樂得去聽個原汁原味的。
芮恩施說:「我坐火車時,北京一位當紅年輕演員一同來到了上海,他的演出不容錯過。」
李諭問道:「梅蘭芳?」
芮恩施說:「是的,他現在北京火得真是不像樣子。」
老美對中國戲劇相當熱衷,其他幾人當即決定一同前去。
京劇進入上海相對晚一些,在此之前,上海的戲曲演出活動主要在築有戲台的神廟和會館,或者在茶樓、茶館裏搭板為台。
到了咸豐年間,由於戰亂的緣故,各地群眾及戲曲藝人大批南下,場地狹窄、設備簡陋的茶樓戲棚無法滿足需要,上海瞬間湧現出一批真正的戲園和戲館,比如「滿庭芳」「丹桂」等知名的。
京劇一經傳入便迅速風靡上海灘,上海人起初稱之為「京班戲」。
邀請梅蘭芳赴滬演出的戲院叫做「丹桂第一台」,老闆許少卿。
許老闆很會作勢,在梅蘭芳到達之前,已花大價錢在《申報》頭版做了廣告宣傳。
來到戲館門口,李諭看到板子上貼了一張大大的海報,幾行文字介紹今天演出的兩位名角。
不過放在頭牌的不是梅蘭芳,而是個鬚生——王鳳卿。
實際上這個人才是許老闆的首邀人物。
海報介紹中大段都在介紹王鳳卿,極盡誇耀之能事;只在最後的寥寥幾句,提到還有「南北第一著名青衣兼花旦」梅蘭芳到場。
梅蘭芳雖在北京有了名氣,但上海人並不了解他,也從未聽過他的戲。
耳聽為虛,許老闆對梅蘭芳的藝術估價不高;而王鳳卿不同,他年長梅蘭芳十歲,成名已久。
許老闆起初只答應給梅蘭芳包銀每月1400元,王鳳卿則是每月300元。
——從給的價格就能反映出現在人們對京戲的狂熱。
王鳳卿曉得梅蘭芳的能耐,他認為許老闆給梅蘭芳的包銀偏少,要求再加400元。
而許老闆覺得梅蘭芳不過是王鳳卿的陪襯,不願在「無名小卒」身上多下本錢。王鳳卿有些不高興,覺得許老闆太小氣,於是故意說:「你如果捨不得出到這個價,那就在我的包銀裏面勻給他400元。」
許老闆有些難為情,無奈之下終於同意再給梅蘭芳加了400元。
由此還能看出,梅蘭芳這時在上海人眼裏的地位並不高。
幾人落座後,李諭憑藉自己淺薄的戲曲知識給他們科普了兩句,無非就是講講故事梗概,不然他們已然聽不懂唱詞,要是連台上講了啥事都不知道,真就只能聽個響了。
但即便只能聽個「響」,他們也很狂熱。
李諭看了看節目單,梅蘭芳的戲被排在倒數第二。在北京被稱為「壓軸戲」,而在上海則被稱為「壓台戲」。
上海的「壓台戲」相當於北京的「大軸戲」。因為上海的演出習慣,一般稱最後一齣戲為「送客戲」。
梅蘭芳這場演出非常成功,幾乎是一炮打響,坐穩了海報上許老闆有誇大之意的那句「南北第一著名青衣兼花旦」評語。
喬治·伊士曼具備一定的藝術品鑑能力,稱讚道:「即便紐約百老匯,也無人能及。」
特斯拉聽過幾次百老匯歌劇,贊同道:「果然藝術的瑰寶仍舊在東方。」
演出結束,伊士曼又請求戲院老闆讓他給梅蘭芳及王鳳卿拍了照片。
拍完照,梅蘭芳認出了李諭,打招呼道:「李大學士!」
李諭笑道:「梅老闆好,估計以後要叫你伶界大王了。」
「李大學士太愛講笑話了,」梅蘭芳說,「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