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貴 第27章 辨司馬光
司馬光再次上前,拱手道:「敢問宰相,將何以治天下?」
徐平道:「以仁義治天下。」
「何以知仁義?何以施仁義?相公欲如何本仁義?」
「天下為道,朝廷為德。仁義也,德之分也。仁義完足,則德立,德立聖人出,天下大治。是以知以仁義治國,求天下之德,可達治世。」
天命和神權離開國家政權,其合法性要由查國家治亂來提供。治的時候,政權的合法性不會出問題,一旦由治轉亂,政權就面臨生存危機。成長期的國家,向施政的善惡動機要合法性,非成長期的國家,則向宗教和私天下退化,要麼再退一步向宗族要合法性。
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出現,大家求治無門,宗教和宗族文化復興。
司馬光又道:「敢問相公,以仁義求道德,何以知之?」
「天地分,萬物生,人雜於禽獸間,聚而為群,再聚為國,諸國合為天下。老聃,周之史官也,記之載於竹帛,後人據之可查道德,是以知之。老聃何謂也?其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何所來?道生於有,有生於無。」
「何謂無?人雜於禽獸之間,未與萬物區分之時,人尚蒙昧,不知自己為人也。何謂有?人生智慧,知自己為人,知自己與萬物不同之時。有生則道立,故言道生一。」
「何為道?何為德?人自禽獸中走出來,聚而為群。其群為部落,則天下為道,其部落為德。聚而為國,則天下為道,其國為德。國並而為天下,道德相合,聖人出焉。」
「是以知,道德為人之道,人之德,非天之道,非天之德。天與人相隔,求天理當於人外求之。求得天理,合於道德,則天人合一,大同之世或其謂與?」
道德記錄了漢文明的蒙昧時期,是怎麼從一個一個人,走到一起,成為華夏的。這只是人的歷史,記錄的是文明的誕生、成長,一就是文明誕生的時期。至於天理,也就是科學技術,並不在這個系統之內,發展生產力另想辦法。天理發展到極致,天下的物質極大豐富,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天人合一,大同之世,共產主義社會就來了。
這是漢文明的文明記憶,注重於合,並不一定全世界的文明都是這樣形成的。哲學是一種文明記憶,日耳曼的族群認同,或許是靠着武力征服。兩個人遇到一起,打一架,誰把誰打服了,誰就是主人,另一個人是奴隸。兩個部落遇到一起了,打一仗,打勝了的就是主人,打輸了的就是奴隸,所以會把原始社會出來的第一個時期定為奴隸社會。否定之否定可能就是這種文明記憶的展現,於他們是合適的,推行於其他文明未必會被接受。
中國的商周時期有沒有奴隸?肯定有。但是政權不是基於奴隸制的,那只是國家中的生產關係,政權的性質還有文化因素。一元化的認為生產關係就是一切,文化就被從文明中切除出去了。文化只剩下了吃喝玩樂,說學逗唱,只剩下了娛樂,政權沒有了靈魂,國家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就會慢慢散失。人除了物質享受,還有精神追求,文化上的認同感。
文化文化,以文化之,指的是族群認同感形成的手段。漢文明對文的極端強調,是對祖先文明形成的記憶,認為認同第一,興兵第二。文成為文官的文,是因為文官使用的是以文化之的辦法。文王治內政,天下三有其二,武王興兵,代商而興。文為武之基,沒有文做基礎,武之興兵也就無所由來,能滅商而不能代商,是王朝更替而沒有文明繼承。
表現在禮制上,便就是勝利者要待失敗者為賓,天下擴大而不是亡你的國。我的文明戰勝你了是根本,你的人民已經認同我了,武力只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取得了對方的地盤和土地,管理了治下的人民,獲得了認同感,天下才能擴張完成。
天下是政權的認同感,國是政權管到的地方,文興天下大於國,文衰則國大於天下。
禮儀制度有後面的文明含義,文明消散,堅持的禮儀制度就只是讓人討厭的規矩,是傳下來的老禮,而失去了蓬勃的精神,沒有了靈魂。為什麼徐平前世討厭老禮,而覺得洋人的許多規矩有逼格?因為他們的那套東西還沒有失去靈魂。
兩個文明對抗,先用文的手段獲得對方的大部分人認同,再興兵便輕易可滅。兩個文明由此合一,形成新的文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