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主 三二八 出師大捷
更新:09-04 22:47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軍事小說
徐元佐從來沒有幻想過,自己能夠與張居正這樣級別的高手過招。⊙。⊙任何一個走到領域巔峰的人物都有着遠超常人的精神世界。這是境界上的差異,不是知識所能彌補的。
更別說張居正專精的領域是「政治」,專門琢「統治」的高深學問。
徐元佐的長處在於有着足夠廣闊的信息基礎,以及使用較為開放的思維方式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一些有用的結論。而在徐階、張居正這個級別的大佬面前,分析信息得出結論並不會像先知那樣引來「膜拜」。
正常情況下,徐元佐都站在被考校的位置上,等待人精先生們給他評分。並且根據分數高低,頒發相應的小獎勵。
「小子敢問恩相,世間是銀貴金貴?」徐元佐小心翼翼地試探着張居正對他存有好感的底線。
張居正沒有介意「恩相」的稱呼,也就等於默認了自己願意提攜徐元佐。他道:「自然是金比銀貴。」
徐元佐鬆了口氣:「小子只是擔心黃金於國無用。」
張居正笑得很和藹,無聲地告訴徐元佐:你何至於如此天真吶。
徐元佐繼續道:「小子之所以有如此誤解,乃是因為朝廷在黃金之事上,既沒有開源,也沒有節流。」他不擔心張居正失去耐心,故意停了停,方才道:「先說開源。小子嘗讀古書,知極北肅慎之地,有河流焉,其中富有金沙。而朝廷卻將奴兒干都司棄如敝履,不聞不問。又海外婆羅洲等島嶼亦有金山,而朝廷仍舊不加正視。」
張居正輕輕撫須。他不是微末的蟻民,聽到一點詰難便亟亟跳起來反駁;他也並不在意這兩個地方是否真的有黃金。他最先考慮的問題是:徐元佐用意何在。
徐元佐又道:「再說節流。小子有心經濟之事,從海客處探得消息:日本與泰西諸國皆用金。若比價於銀,則我大明一金能兌六兩白銀;日本一金能兌七至八兩白銀;而遠在泰西的紅夷之國,一金能兌十二兩白銀。」
「竟然是倍利!」張居正撫須的手指微微一顫,停了下來。
作為大明經濟改革的推動者。張居正當然知道商業的重要性。讓利給小民,與讓利於外夷可是兩個概念。尤其紅夷、弗朗機都表現出了很強的攻擊性,與他們交往更要提高警惕。
「然也。」徐元佐輕輕道:「他們從極西之地運來白銀,然後在廣州、月港換購黃金。六兩買一金。運回國便是一倍的利潤。而我國白銀日多,黃金日少,此不啻於以貴易賤矣!」
張居正並不贊同徐元佐「以貴易賤」的說法,因為黃金雖然貴重,但並不是大明的法定貨幣。如今銀、銅都可以直接用來納稅。所以白銀在社會用途上要比黃金更為重要。
然而物以稀為貴,先民以貝殼為通貨,誰能說未來是否會以黃金為通貨?若是真有那麼一天,大明的黃金卻都流失海外,豈不是白叫紅夷佔了便宜?
張居正清了清喉嚨:「敬璉有心了。此事的確該當着意,不能叫外夷奸商鬼祟獲利。」
人家也是合法套匯,誰讓咱們沒有監管呢。
徐元佐微笑垂首,好像十分享受張居正的誇讚。
張居正道:「此事涉及海貿。朝中亦有人提及,月港開海有利太倉,有利民生。該當仿效宋元,在福州、寧波等沿海諸府設立市舶司。敬璉以為如何?」
徐元佐心中打了腹稿,道:「恩相。此事固然好,但不急於一時。」
「哦?」
「設市舶司收海商之稅,的確能夠增益太倉。而沿海百姓轉運商貨,販賣柴米,自然也能改善衣食,以此謀生。只是市舶一開,漕運怎辦?海運快捷省費,從地方官到納糧戶。誰不想走海運呢?到時候運河沿岸十二萬運軍如何安置?」徐元佐道。
張居正微微頜首:難怪你要先跟我說東北、海外有金沙金礦,這是叫我把人安置到邊塞海外去啊!
徐元佐繼續道:「更何況若是開市舶司,該置於戶部?都司?大內?錦衣?年有萬金之利,想來必有爭執。如今朝局未定。恩相何必亟亟定策。」
張居正道:「看來你是不建議開市舶司的了。」
徐元佐笑道:「小子以為末業亦可興國,當然願意看見太倉豐盈。不過廣開市舶,還是操之過急。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