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
劉瑾重返朝堂,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閹黨中人自然歡欣鼓舞,就等着劉瑾回來重掌司禮監,把控朝政大權,他們也可為所欲為。
朱厚照下旨讓劉瑾、胡璉等人率兵馬回朝後的第三天,消息傳遞到張家口堡,劉瑾、王守仁、胡璉等人在城內指揮所,見到朝廷來使。
「……吾皇隆恩。」
聽說自己可以返回京城,跪伏在地接旨的劉瑾連連磕頭,感激涕零。
傳旨之人不是旁人,正是以前曾在劉瑾手下當差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宋起,跟劉瑾關係不錯。
將詔書送達,宋起神色振奮,畢竟劉瑾回朝後閹黨便能重振聲威,他也有所依靠。
劉瑾站起身,對同樣謝恩完畢的王守仁道:「多虧伯安咱家才有機會回京,若咱家得聖寵重領司禮監,一定不忘今日之恩,必破格重用汝父子,咱家說到做到。」
指揮所內人頭攢動,京營和邊軍將領大多在場,聽到劉瑾這示好的話語,胡璉麾下一干將領看過來目光中都帶着憤恨。
這次戰事戰功主要是王守仁和胡璉領軍獲取,但因王守仁官職比胡璉高,且擁有統領宣府所有兵馬職責,所以此役王守仁功勞居胡璉之上合情合理,甚至胡璉自己都沒想過爭功,但他手下將領卻不服氣。
尤其那些心高氣傲之輩,諸如荊越、王陵之等人,不甘人下,畢竟繞後側擊韃靼人,以火銃和火炮打得韃子潰不成軍的便是他們。
王守仁雖然跟劉瑾沒撕破臉,但畢竟只是虛以委蛇,他可從未打算加入閹黨行列。
「本官奉皇命留在宣府治兵,劉公公回朝系陛下封賞,本官可沒幫到劉公公什麼,至於提拔之事……劉公公身為內官,如何能干涉官員升遷?本官為朝廷效命,希望以真正的功勞贏得上進的機會。」
以王守仁身份和立場,對劉瑾說出這般話,已算非常不客氣。
劉瑾訕笑兩聲,未料對方居然如此不識相,他看了胡璉一眼,此時這位次功之臣正在跟旁人說話,無暇理會他。
劉瑾道:「既然伯安不領情,那便作罷,咱家並非有恩不報之人。你放心,咱家說到做到,回朝後儘可能讓令尊入朝,甚至進入內閣……」
這話劉瑾依然沒避忌旁人,不管王守仁態度多惡劣,他就是表現出一副禮賢下士和藹可親的模樣。
但王守仁就是不跟劉瑾搭話,自顧自地忙着手頭的事情,劉瑾見狀,只能灰溜溜離開指揮所。
到了自己寢帳,劉瑾將朱厚照傳召他回朝的聖旨供起來,恭恭敬敬跪下,對着聖旨猛然磕頭,「砰砰」作響,額頭很快便青紫一片,起身後更是老淚縱橫。
看起來做的是無用功,但這一切都被欽差宋起看在眼裏。
宋起默默抹了一下眼淚,暗嘆:「要說對陛下的忠心,旁人豈能跟劉公公相比?難怪陛下對劉公公如此信任,即便劉公公之前做了些錯事,但他向着陛下的心卻一直未變。」
想到這裏,宋起忍不住回京後對朱厚照說明他見到的這一切,主動為劉瑾表功。
……
……
胡璉的中軍大帳內,剛剛走進來的一群將領正為首功之事吵得不可開交。
胡璉麾下除王陵之、馬九和荊越外,其餘將領基本都是從外地調至京城換防,他們對功勞的渴望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窮鄉僻壤之地當兵,一年下來也沒多少油水,能換防京城,看起來是背井離鄉,但其實比留在地方好太多了,如今到邊關打了一場仗,獲取的功勞便是之前幾輩子都得不到的,田地和銀錢賞賜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軍職的提升。
「……不必多說了!」
胡璉不厭其煩,喝止爭執。
雖然胡璉行軍打仗很有章法,有一軍主帥的威嚴,但治軍到底還是缺少經驗,再加上他手下的荊越、王陵之都可獨當一面,平時跟着沈溪久了,自然心高氣傲,至於地方上那些將領更是不把胡璉當回事。
行軍打仗時聽從調遣,與其說是在聽命於胡璉,倒不如說是在聽命於兵部尚書沈溪。
沈溪的作戰意圖靠胡璉傳遞下去,那些將領對胡璉的尊敬程度並不高。
荊越率性而為,心中雖對胡璉不服,但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此時他嚷嚷道:「胡軍門,您說說,這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