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八三八章 最後的布置(三)
更新:09-17 02:21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大義之下,干起活來就有勁兒。
反正孟松麓是打定了主意,就算實在打不開局面,他也不會用劉鈺說的用彗星裝神棍這個辦法。
妥協的太多,最終會發現妥協是無底線的。
他覺得鄉社問題上,已經向現實妥協太多了,這一次遠赴萬里之外,要是還不斷妥協才能成事,那他的信仰可真就要崩塌了。
不過劉鈺覺得這樣也好,既然他打定的主意是拉攏檀香山的上層、扶植統治者,那麼泰州學派那一套非牧民的宗教化的東西,效果實在不好說。
劉鈺是覺得,抓住這個先發時機,檀香山那邊問題肯定不大。
一夫多妻、酒、祖先崇拜。
這三件事,都精準地踩在了基督教傳教士的腳丫子上。
相對而言,上層對儒學的這套東西應該更容易接受。
反倒是泰州學派繼承者的民間傳播,此時或許會適得其反。以後再說以後的吧。
劉鈺又抓住這三點,仔細叮囑了一下孟松麓,告訴他檀香山這邊想要抵抗基督教的入侵,有且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大順模式。
行政力量、國家暴力機關直接下場。
所以,先讓這群出現了階級分化、但還沒有統一的群島部落,形成一個國家、並且擁有一定的集權能力,這是此前大順殖民的最優選擇。
打出祖先崇拜、不嚴格禁酒、一夫一妻多妾制這三張牌,維護上層的特權和優勢,靠他們控制的行政力量,頂住敵方的宗教進攻。
至於如何拉攏上策,如何加強王權,劉鈺知道這群《周禮》派多少是比較重視官營經濟的。
於是他和孟松麓說了半句話。
義利義利,有義有利,方能拉攏當地上層,尤其是統治階級的力量。
在大順瘋狂挖金子促進島上種植園化之前,可以搞「山澤之利」。
檀香山的山澤之利,自然是檀香木。
這是劉鈺說給孟松麓的前半句。
後半句話,沒說。
作為經濟拉攏的手段,大順會把澳門最後一點正常的、不是鴉片走私和人口貿易的經濟支柱毀滅。
那就是東帝汶的檀香。在大順貿易中心北移到長江流域後,東帝汶的檀香可能死葡萄牙人手裏最後一點正常的貿易了。
如果孟松麓能夠在檀香山站穩腳跟,大順這邊會立刻對澳門的檀香木進口增加高額關稅。
一戰打起來後,會直接放火把葡萄牙在東帝汶控制的檀香木林區,全部燒毀。這玩意兒不是丁香之類的東西,像荷蘭人似的還得用非常麻煩的手段毀滅,否則始終重生。
幾把火,就差不多了。
檀香山的王權要和大順的經濟體系牢牢綁定。
並且必須要讓王權拿到一定的山澤之利,從而有錢維系統治,也有力量利用行政力量,採取儒家文化圈幾國的通行做法,嚴格禁教,來頂住。
前期靠檀香。
後期靠農產品。
完成一個平滑過渡。
檀香自身的利潤,大順必須要放棄開採權,這裏面還涉及到另一個局。
反正運送貨物得靠大順的商船,這也無所謂。
他說話只說一半,說出來的那一半,已經足夠用了。
但即便只說了一半,引經據典的理論,卻還是讓孟松麓心裏不舒服。隨口而出的經典,並非正統書經,還是一些霸術手段。
「昔者,桓公憂北郭民之貧、召管子而問曰:北郭者,盡屨縷之甿也,以唐園為本利,為此有道乎?」
「管子對曰:請以令:禁百鍾之家不得事鞽,千鍾之家不得為唐園,去市三百步者不得樹葵菜,若此,則空閒有以相給資,則北郭之甿有所讎。其手搔之功,唐園之利,故有十倍之利。」
「這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以行政手段強制社會分工,取締男耕女織的自給自足經濟,增加商業流通和勞動分化,是有利於百姓生計的。」
「此可以治天下,亦可以用在國與國之間,搞生產分工。天朝素來不產檀香,而因釋家影響,又喜檀香。」
「這檀香山不用檀香,加之貧窮,正可以檀香而利其民。天朝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