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七七九章 經驗豐富_頁2
更新:09-17 02:20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劉鈺在阿姆斯特丹玩的那一套,這群人在萬曆四十三年,就玩的不稀罕玩了。
就是人慫一點。
當年周順昌事件,在打死錦衣衛之前,賓朋滿座,因為罪狀就是個貪污,不是啥大事。
等着真鬧大了打死錦衣衛了,直接挑戰皇權底線,幾乎要定成「吳人皆反」罪名的時候,人情冷暖,立刻就「止三五人」還來看望了,生怕沾上關係。
是以這些生員雖然被劉鈺在江南用橡膠棍毆打過,但也並不太敢造劉鈺的事,怕真的被抓,也怕劉鈺把他們的退稅扣了。
但如今是對付些和他們一樣等級的生員,背後還是個在他們看來肯定要衰敗的鹽商,那還怕啥?
一時間,各種諷刺鹽商的、諷刺揚州生員的、描繪鹽戶悲慘生活的各種戲劇、小說、說書,沿着鹽河傳的飛快。
包括且不限於,這些儒生為了討好鹽商,是如何讓自己的老婆精心打扮勾搭鹽商的;那些鹽戶又是如何被這些人逼迫欺騙的。
此時這裏比較喜聞樂見的經典戲劇,看戲名也就知道都是啥。
本來嘛,民間的戲劇,都不是多高雅的東西。
本身,《和尚打『齋』》、《小寡婦上墳》、《鶯鶯拭紅帕》之類的東西,就層出不窮。
這些東西,秀才們也有不少是弄個筆名,靠這個吃飯的。如今寫這樣的劇本、評書,那真是如同兔子啃芹菜一般簡單。
很快,在人民樸素的善惡觀下。
鹽商是壞人。
鹽戶不想煮鹽。
為鹽商說話的就是壞人。
這樣樸素的觀點,傳播的飛快,每天都有說書的說新的段子。
不過,夾在這些段子中間的,還有一些專業人士夾雜的關於政治、經濟的私貨。
林敏雖然對江南的破靴陣早有耳聞,卻真沒想到能搞成這樣。
如今劉鈺已經帶兵進了城,林敏也算是徹底安心了,知道事情不會再鬧大了。
見了劉鈺後,忍不住笑道:「口皆喊着仁義,心裏想的都是生意。」
「前朝洪武皇帝,對生員有十二項規定。其中第一條,就是不准生員議政,所謂天下利病,生員不許言。更嚴禁生員去訴訟,告不干己事,一律革除功名。」
「是以,梨洲先生才欲行學校議政之古法,實是對此規定的反而動之。終究,還是要先正心,然後才能做事。」
劉鈺心道這玩意兒和心正不正有啥關係,搞政治的前提、政治構想的前提,是人心要正,這不是扯犢子嗎?
生員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不就是正常的操控輿論、給對手潑髒水的套路嗎?
地方議員打架,那不是正常的不得了?
「林大人,此番事,我邀請了一些江南大儒來此。這件事,生員鬧一鬧,也正常。」
「鬧完之後,真正判決之後,這件事如何定性,還是要控制一下。由頗有威望的大儒壓陣,把這些事寫清楚,裝訂成冊,也算是儒林一樁盛事。」
「屆時,便有不服氣者,便以十年為期。十年之後,且看蘇北之生活,竟是好還是壞便是了。」
「十年之內,不得再議。林大人以為如何?」
林敏知道若是劉鈺預先不知道請來的大儒是什麼態度,肯定是不會請的。至於有沒有給他們賄賂,收買,那就不是自己所能知道的。
這世間,肯定還有不少真正的、有仁義、有情懷的儒生的。
看這意思,劉鈺是準備把這件事,搞成一場大討論。
屆時,肯定還是要羞辱那些揚州生員的。
但羞辱之後,就要進行一場爭論了。
這場爭論,還算是比較必要的。
有點類似於鹽鐵會議,但又不是發生在朝堂中央。
也算是在經濟、賦稅等問題上,對明中晚期的一些思想混亂的總清算。
尤其是鹽業問題。
包括是否應該允許私人隨意開採鹽、鹽到底該不該收稅、鹽引制度到底該不該廢除等。
終究朝廷從太宗皇帝開始,就立下了認為永嘉永康一派的學問比較不錯的態度。這也算是祖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