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八百二十七章 劉鳴奏本
武英殿內,正殿是最宏偉的建築。
藍天白雲下,單歇山頂上的琉璃瓦、泛着絢麗的黃-色流光,檐木金龍彩畫盡顯尊崇,顏色鮮艷的天地恍若仙宮。上翹的斗拱,展示着某種雍容優雅的氣質。
原本武英殿與文華殿、是對稱的兩座建築群,功能也有類似之處。但萬事總是在演變,而今的武英殿,已成為皇權之下、朝臣決策政事的中樞之地;而文華殿卻是讀書藏書的地方。便如同曾經的中書省,而今也蕩然無存了。
在這裏當值的內閣大臣,大多是各衙門的長官,有時是侍郎、少卿等次級長官輪值。大臣們不共決奏章時,並不會在正殿裏聚集,而是各自呆在後面的廊房裏,擁有獨立的辦公書房。
齊泰的書房便是一處套房,裏面可以讀書辦公、待客,甚至有專供休息的臥房。就算他要在這裏吃飯睡覺、甚至沐浴,都是可以的。武英殿有專門的用度供應,也有照顧他們的書吏、宦官,當然一切東西都相當舒適華麗,而且是公家開銷。
書中自有黃金屋,所指便是位列九卿的情形罷。
這時有個低級文官走到了門前,作揖道:「恭請齊部堂移步正殿。」
齊泰手裏拿着毛筆,抬頭道:「『貼黃』奏章送過來一趟就是了。」
青袍文官卻道:「您最好親自前去,諸大臣都快到了。」
齊泰聽到這裏,預感到有甚麼特別的事。他不再多說,放下毛筆,站了起來。
正殿中,果然夏元吉、茹瑺等人都在了。齊泰上前作揖見禮,便從茹瑺手裏接過了一份奏章。寫奏本的人、是剛進京不久的行人劉鳴。
一個芝麻小官,考中進士沒兩年,似乎有幸在聖上跟前露過臉。
齊泰拉開來看,他先大致瞧了一下、估摸着劉鳴說的是變法,然後才從頭細看。
畢竟是進士出身,這劉鳴寫文章有些講究。他先是引經據典,在史書上找到了很多變法、取得成功的例子,商鞅變法等等,接着化用聖人的片言隻語,論述與時俱進的觀點。再開始說本朝的事,誇讚大明太祖的成憲,使得數十年來、國家休養生息增加人口。然而時至今日,戶籍、耕地、諸項現狀都有變化,已到了變法的時候。
本朝要施行新政的風聲,早已不是甚麼稀奇事。但在奏章上明確地提倡「變法」、「與時俱進」,倒是頭一份。不管劉鳴的長篇大論找了多少道理,也無論其文章如何流暢,也改變不了這份奏本激-進的主張。
「齊部堂以為,該如何批覆?」夏元吉的聲音道。
齊泰遞還奏章,看了夏元吉一眼。瞧着元夏季意味深長的眼神,齊泰尋思:敢情有人覺得,劉鳴寫這文章是我指使的?
不過也怪不得夏元吉,齊泰等幾個漢王府故吏,早已被插上了「新黨」的標。齊泰、高賢寧、侯海等,確實比較支持聖上施行新政,大家同朝為官,政見是藏不住的。
「內閣不是一個人說了算,還不得大伙兒商議?」齊泰道。
他轉頭問高賢寧:「這奏章,聖上看了嗎?」
高賢寧道:「聖上今年未曾離京,常親自批閱奏章。劉鳴這份既非尋常的題本(各機構職權範圍中、日常政務類報告),多半是先直達御前,然後才送來內閣。」
齊泰道:「既然如此,咱們照規矩辦就是了。先內閣九人議決,再送典寶處;同時謄錄副本,送六科房傳抄,通曉諸寮。夏部堂以為如何?」
夏元吉想了想,無奈道:「到了內閣,要不以緊急奏章的樣式辦,要不只能如此。」
等九個中-央衙門的官員到齊了,眾人便各自提出處理方案的主張,然後選出支持人數最多的主張,再呈遞後殿的典寶處覆審。
有人主張,劉鳴一個行人越權妄議朝政、理應嚴懲;有人主張批覆「知道了」,表明朝廷不同意請奏的內容,但懶得動他、讓他好自為之;還有守御司的錢巽,提議「准奏」。
守御司贊成新政,與其整個衙門的處境和經費有關。如果否定新政,守御司北署、南署的存在意義就沒有了,南署耗費不小的財-政輸入,也必定大打折扣。
讓人們意外的是,守御司的主張無人支持,只有一個錢巽。
而齊泰、高賢寧兩個所謂的新黨,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