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遠 第四十五章 境界
白眉男子略顯驚訝,不過片刻間便恢復如常,躬身答應後轉身自去。
至元真人緩步走到小院當中,手中拂塵上萬根銀絲微微顫動。此時正當正午,朗朗晴空中冬陽高懸,灑下點點暖意。至元真人手指微動,身形升到半空,徑直往前山飛去。
洛水岸旁。
一名白衣巨漢虬髯戟張懸在空中,臉上汗水滾滾而下,身上紫色電光傾瀉而出,兩隻蒲扇般的手掌奮力平推向前,但仍被一股無形巨力一寸一寸壓回胸口。
前方數丈遠處,一面紫色雷電交織而成的巨大光盾與一道粗大光柱撞在一起。光柱起始不過數十丈粗細,但隨着光柱中暴戾之氣越來越濃,此時已漲大到百餘丈寬。看似堅不可摧的紫電光盾在其擠壓下慢慢內拱,已變成弧形,而原本如擎天巨柱般立於兩側的兩柄巨錘也晃動得越來越大,眼看便要支撐不住。
而光柱之內已是空空如也,小廟早已不知所蹤,地上只餘下一個巨大深洞。洞口處光華閃動,一個麻衣少年被一團淡淡白光包裹,正攀附在洞壁處往下張望,臉上一片悲傷中更透出萬般焦急,正是岳無信。
方才他似在一個奇特夢境之中,見到無數神仙鬼魔戰在一處,直打得地動山搖江河倒流,實在慘烈無比。而正當這場天翻地覆的大戰漸漸趨於尾聲,各方人馬只剩下寥寥數人快要決出勝負時,忽地頭上一陣疼痛,睜開眼來才發現躺在岸旁碎石之上。
只是眼前景象更加令人驚異,破爛小廟旁竟升起數道光華,而眼前白衣大漢驅使紫色雷電更是神威凌厲。岳無信此時只覺身上清涼無比,原本體內那股無窮精力竟已消失不見,化為絲絲熱氣在全身上下奔流穿梭。小腹處一片炙熱,熱氣由此出發繞着體內各條脈絡分散而行,運轉一圈最終又復歸於此。
岳無信從未練過武功,更勿論修習功法了,故而並不知這番體內變化究竟為何。只是覺得此時頭清目明,不僅雙手一握似有無窮巨力,對周遭萬物感應更為敏銳,連心思識見都似高了不少,心中難掩興奮。
須知華夏文明開源萬年,自從盤古開天、媧皇造人以來便有練武修道之人。而後累世傳承,經過無數驚才絕艷之輩探究求索,終得數門盡善通徹之修道法門,實是逆天行事、奪造化之神奇。儒、釋、道三家即是如此。
而由習武起始,直至修成正果,總共分為四大境界,依次為明悟境、超凡境、入聖境、假仙境。假仙境後便依着各人緣法,看能否得成仙成佛了。
其中明悟境專指武道,欲突破此境者須得將全身經脈一一打通,使得自身真氣在身周各處均可運轉周天、通行無阻,並可初步感應天地靈氣。真氣既厚,舉手抬足便威力倍增,尋常凡人已難以匹敵。而限於天賦資質,世間大多數習武之人只能到此為止,往後之修道一途便再也無緣。
而武道之後便是修道,此時修煉之人已可嘗試引天地靈氣入體,依着各人天賦及所修法門不同而進境不一。比如道宗法門入門甚快,超凡境時吸取天地靈氣已全無滯礙。佛門則相較略慢,但也正因於此,修煉之人根基扎得極其嚴實,若能堅忍不拔潛心於此,最後往往成就極大。而儒家與道宗同屬華夏文明本源,與道宗相近,介於二者之間。
只是世間天地靈氣並非處處一樣,貧瘠之地所在尤多,只少數洞天福地中方才靈氣濃厚,於是各大修真門派無不將山門建在此等之處。如此一來僧多粥少,故而靈氣充郁之地向來是各方爭鬥之源。
到了超凡境之時,天地靈氣入體之後便會存於體內,化氣化精化神由着各自法門而定。靈氣入體後更可易經洗髓、淬鍊肉身,壽限亦大為增長,並對天地感應初窺門徑。此時修道之人在常人看來已非凡人,故而稱為超凡。當今天下修道者大多均處於此境界,乃是修道之中堅。
而若能在超凡境時更進一步,便可踏進入聖境。此境界者已可將自身真氣外放,驅使外物、煉化法器。巔峰境界更可凌虛飛行,容顏衰老陷於停滯,壽限亦較之超凡境倍增,成為眾人眼中的「聖人」。放眼望去,方今天下只寥寥數十人而已。
至於假仙境,一向只存在於傳說之中。除了萬年前那幾位相傳已成就仙身的大能外,近數千年來從未聽說有人能達此境,大武開國皇帝神武帝也僅是入聖巔峰境界而已。傳聞達於此境後,除了種種神通匪夷所思外,若沒有飄渺難明的應世天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