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漢 第三百八十章 津鄉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三月十日,晴。
劉景一身戎裝,站在樓船座艦最頂層的爵室中,遙望長江北岸,映入其眼帘的,是猶如綠色海洋般,一眼望不到邊的麥田。
荊南氣候潮濕多雨,農作物以稻為主,只有長沙、武陵郡等少數幾個地方種麥,且規模不大。
江陵地處漢江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氣候宜人,不僅適合種稻,同樣也適合種麥。
與春種秋收的禾稻相比,小麥秋冬種之,至明年夏季乃熟,橫跨近一年時間,故云宿麥。
小麥收穫的季節,在五六月間,不過如果急需糧食,可以提前至四月收割。
也就是說,最早下個月起,劉景軍就可以「因糧於敵」了。
這一點非常重要,《孫子兵法》云:「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國家之所以因作戰而貧困,是由於軍隊遠征,不得不進行長途運輸。長途運輸必然導致百姓貧窮。
劉景之軍雖有水利之便,可從荊南運糧,仍然損耗驚人,能夠因糧於敵,自然最好不過。
劉景身後除了諸葛亮、徐庶、蔣琬、鄧芝等僚屬,馮習、高翔、霍篤、霍峻等將也赫然在列。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出身南郡,對南郡事了如指掌,劉景此番北伐,勢必要重用他們,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景伸手指向長江北岸,問左右道:「此地就是昔日岑彭討伐田戎的津鄉嗎?」
岑彭在雲台二十八將中排名第六,中興諸將唯有岑彭、馮異建方面之號。鄧禹本也有機會,可惜最終兵敗關中,功虧一簣。
而田戎則是當時盤踞於南郡夷陵、江陵一帶的割據者,如果沒讀過《東觀漢記》,即便是南郡當地人,多半也不知其人。
馮習、高翔此刻就一臉茫然,霍峻卻是熟讀《東觀漢記》,回道:「將軍博聞強記。昔年岑彭於此大破田戎,斬獲數萬人。經此一戰,國家威德得以播於江南,長沙至交趾皆傳檄而定。」
劉景搖了搖頭道:「田戎不過是一介匹夫,可面對揮師南下的漢軍,明知不敵,猶敢奮身一搏。而劉琦、蔡瑁二人,坐擁強兵,明知我到來,卻龜縮江陵,不敢迎戰,還不如田戎。」
津鄉位於江陵縣東,劉景大軍至津鄉,劉琦、蔡瑁必然早已知曉,可江陵卻毫無動靜,顯然二人已打定主意死守不出。
霍峻沉聲道:「《兵法》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劉琦、蔡瑁固守江陵不出,反而對我軍不利。」
劉景輕輕頷首,江陵乃是荊楚名城,城高牆厚,易守難攻。三國時期江陵曾發生過兩次著名的大戰:第一次是在赤壁之戰後,周瑜挾赤壁大勝之威,乘勢進軍江陵,足足攻打了一年時間,才迫使守將曹仁棄城北歸。
第二次是在夷陵之戰後,曹丕恐孫權兼併蜀漢,遣曹真、夏侯尚、張郃等將攻打江陵。這一戰又打了半年多,最終曹軍無功而返,守將朱然由是名震敵國。
江陵之堅固,由此可知。不過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人,似糜芳這等不知忠信,貪生怕死之徒,坐擁江陵堅城,卻開門降敵,卒為天下所笑。
劉琦、蔡瑁雖說沒有曹仁、朱然的本事,可他們卻是劉表的長子、妹夫,與劉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斷不會獻城歸降。
劉景只能採取強攻,他雖研製出了飛石車(投石機)、連弩(床弩),又有「臨沖劉君車」(攻城塔)這等秘密武器,可想要攻下江陵,仍非一件易事。
所幸劉景可以借鑑歷史上周瑜攻打江陵的方法:其一是「絕北道」,派兵北上襲擾,擋住北方的援兵。其二是「取夷陵「,佔據長江上游,切斷西方的支援,使江陵徹底淪為一座孤城,進而瓦解守軍的意志,最後發動全面進攻,一舉攻佔江陵。
劉景軍擁有戰艦數百,騎兵千餘,而蔡瑁率領的荊州水軍,近年來三次敗於劉景之手,兩度全軍覆沒,而今別說江陵,便是襄陽也湊不出一支能與劉景水軍匹敵的艦隊。騎兵情況大致與水軍相同,劉表多年積攢的千餘匹戰馬,全都白白便宜了劉景,現在劉表麾下滿打滿算也就三四百騎,還比不上客軍劉備。
劉景軍在水軍和騎兵兩個方面,比起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