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63.第63章 名震文壇
人是很奇怪的。
文人更奇怪。
在人類這個大群體中,文人向來都佔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比武者,文人能夠青史留名的人更多。
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幾乎所有文人最終的追求。
所以世人可以看到,不管是再大的學術大家,大多都有過一官半職。
他們都有自己的政治訴求。
說的不客氣一點,很多學術大家都是因為在官場上混不下去,才不得不研究學問。
亦或者研究學問積累名聲,本就是為了自己將來入仕做鋪墊。
但是文人是虛偽的。
他們知道世人最仰慕高人,知道皇帝也不喜歡企圖心太重的人。
所以他們往往會給自己披一個高人的皮。
清流的聲望,絕對不是重臣能夠比擬的。
很多清流,到最後都自己打自己臉,最終還是屈服於名利之下。
正因為如此,如陶淵明這樣的隱世,才能夠做到天下敬仰。
真正說起來,陶淵明這種人存不存在,對於九州來說都沒什麼影響。
反倒是缺少了那些政治家,九州絕不可能是現如今這副模樣。
但是世人不會這樣認為。
都知道權力是個好東西,那沒有權力欲望的人,自然就會被人高看一眼。
高大全要的,就是這個聲望。
反正他本來也沒想過入政壇。
退一萬步說,他就算是入政壇,也不會挑大宋。
風波之地不說,皇室大權旁落,民間暗流洶湧。
江南州,是一個賺錢的好地方,卻絕對不是玩弄權術的好地方。
所以高大全不在乎損失什麼,他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在官場摸爬滾打,和一群頂尖的精英明爭暗鬥。
別看八大派跳得歡,高大全並不認為他們有多難對付。
高大全始終堅信,九州真正的精英,三分之一在政壇,三分之一在軍隊。
還有三分之一,才輪到民間、武林,而且還包括天位和武神之間去爭搶。
聽到高大全說他此生不入政壇之後,電視機前,很多人都十分震撼。
高大全是高俅的兒子,而高俅是大宋的太尉。
所以高大全如果入仕,是相當高的。
更不用說他和趙構之間的親密關係。
他這一句話,損失不可謂不重。
正因為如此,他的人品才越發堅挺。
坐在攝像機後,隨時聽到後台人員反饋收視率的趙構思緒起伏。
高大全,難道真的對權力心如止水?
趙構不確定,卻為高大全的決斷感到心驚。
而趙構身後,一個不起眼的屬官低着頭,不讓別人看到他眼中的驚訝。
他只是在心中自語:「難道我真的看錯他了?還是以退為進?」
太學。
所有在觀看《師師有約》的學子都瘋了。
不管怎麼說,高大全都是從太學走出去的。
高大全的成功,太學學生自然也是與有榮焉。
「高學長說的實在是太好了。」
「高學長的人生境界,已經是我等不可揣摩的層次了。」
「那是,高山仰止,景行景止。」
「以後誰要是敢再說高學長壞話,我陳某人就和他不共戴天。」
高大全這一番秀,讓太學生從此都對他死心塌地。
一個無惡不作的紈絝子弟,怎麼能做出《愛蓮說》這樣的傳世華章?
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高學長的。
程宅。
程顥和程頤兩兄弟同樣面面相覷,震驚莫名。
高大全的才學和決斷,都出乎了兩人的預料。
「那篇《愛蓮說》,我感覺好耳熟。」程顥最先察覺到了不對勁。
程頤和程顥不僅是血緣上的親兄弟,兩人也確實沒有什麼秘密,同食同寢。
程顥知道的事情,程頤幾乎都知道。
幾乎是同一時間,程頤就想到了他的師父周敦頤。
「好像師父也寫過差不多的一篇文章。」
程頤此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