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倫論 第十講 道家
更新:03-31 15:30 作者:山高知寒 分類:都市小說
第十講、道家
華夏民族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中產生了兩大本土文化,即儒家與道家。筆神閣 www.bishenge。com雖然它們同屬於中國傳統文化易經,但是它們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文化體系,即儒家二元論和道家三元論,細分就是它們來自易經中的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這也是人類文明的兩大主體思想體系,即天命論與存在論的兩大思想文化體系,也可以概括的說儒學和佛學是一個體系的學問,代表了東方理學。而道學和哲學是一個體系的學問,代表了西方哲學。它們的思想體系在易經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中都能找到。
不要把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看得多麼高大尚,其實所有高深的文化都來自俚俗,來自生活。
為什麼把道家與哲學歸類於一個範疇呢?這就要先說一下什麼是哲學,什麼是道學。
哲學是什麼?哲學是專門研究人類智慧和愛善的學問,專注點就是人和人性。哲學研究的是一切人事行為皆要以智慧的手段加以改造和完善,一切精神主張皆要以人性中愛和善的本質加以溫暖和包容,這就是哲學興建的本意,專注點就是人和人性。
那麼道學是什麼?道學的根來源於易經後天八卦。要了解道就得先了解什麼是後天八卦。後天八卦即易經中的「洛書」,其理論原理是「帝出于震「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這是易學的後天象數次序,其意是太陽出於東方,升起于震,位在東方,四季為春,一日為寅時。太陽起于震,過於巽,萬物復甦,位在東南,四季在春夏之間,一日在辰。太陽起于震,過於巽,正殿於離。離在南,四季為夏,一日在正午。太陽過午,日役於坤,坤為母、為太陰,為地。坤在西南,四季為夏秋之間,一日為未時。日過午入未,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太陰自申地起,經西方起勢,一陰到兌,四季為秋,一日為酉。太陰入乾境,陰陽交戰,乾地有魁,四季為秋冬之交。太陰過魁入子,四季為冬,一日為子,八卦為坎。萬物收藏,成功在艮,艮在丑,丑又為陰陽廚地,天地餐飲之所,四季為冬春之交。
這本是一個周天陰陽互相轉換運動的原理,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就是這個簡單的自然原理卻是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根,也是哲學和道學文化的根。
道學文化與哲學關注的都是行為規範和事物辨證。只不過道學文化的範圍大,道家把萬事萬物全包括裏面了,不單純研究人。而哲學重點關注「愛。智慧」,這就範圍小了,當今世界只有人最「愛。智慧」,其他生物皆達不到人類的高度,因此哲學重點關注人性的行為規範和人事辨解。而道學文化同樣關注自然的行為規範和事物辨證,只不過名稱不一樣而已,道家叫「道德」。
為什麼呢?
原因是「道德」的出處就來源於上面的陰陽周天運動原理,陰陽周天運動原理正是三角形的三條黃金分割線,這是三位一體理論的源宗。你細緻了解一下畢達哥拉斯定理,和後天八卦原理,你會發現它們是同一個原理。在一個圓周內無限切邊,三角線是黃金分割線。在一個圓周內有限切邊,三個點無論從任何一個方向加三個點的數都是十五。這是萬物皆數,世界是方的原理的出處。
世界是方的,萬物皆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理論你在哲學中都能找到,只是中國文化成也「萬物皆數」,敗也「萬物皆數」,成也陰陽五行,敗也陰陽五行,成也「道法自然」敗也「道法自然」了。道家文化始終沒有擺脫自然法規的束縛,在「道法自然」中轉了幾千年。
這就是為什麼哲學和道學文化的根是共同之根的原因。你不要以為哲學多麼博大精深,多麼無限深遠,再博大,再深遠你總得有個理論根基,無基之物天下沒有,是飛機你也得找個地方起落,文化也一樣,無根無文化,無人無文明。
下面我簡單的說幾點哲學和道學文化的同根之處。
第一、哲學和道學都認為萬物有神存在。哲學和道學都認定世界萬物皆有靈魂存在。這一點毋庸置疑。哲學認為上帝創造了萬物。道學認為老天爺締造了人類。只是哲學不泛神,哲學認為神只有「聖父